“长城汽车终于嫁了!”这是当我得知长城汽车与宝马成立合资公司之后的第一个想法《长城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 定名光束汽车》。而在今天的媒体座谈会上,魏建军先生的一句话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长城汽车和宝马是自由恋爱”。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民营汽车公司与外资企业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本身就非常具有话题性格和关注度。

我们先对事情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7月10日德国,在双方总理的见证下,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下:
1.各投资50%建立合资公司,公司定名为“光束”
2.双方注资17亿元,投资总额50亿,公司和生产基地位于江苏。
3.长城为BMW提供纯电平台,规划初期产能年16万辆,最大25万辆。
4.预计首款车型2021年上半年投放
5.在合资公司下,建立新的研发中心,独立于长城和宝马现有的研发中心和体系。但相互之间有协调和借鉴的通道。
6.纯电MINI采用宝马现有的经销商渠道销售
7.合资公司推出的全新品牌车型,将利用长城汽车网络销售
8.合资公司的人员,除了抽调双方骨干组成早期公司人员架构之外,还会向外界招聘新人才。
9.合资公司董事会共6名成员,双方各3席,平等决议权。

关于合资公司的首款新车型的信息,也在今天的座谈会上得到了确认,并且需要明确一点之前坊间流传的误解,长城和宝马合资公司的第一款车不是MINI,而是一个全新的自主品牌产品,但车型品牌名称还没有确定

关于新车的几个要点:
1.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
2.续航将以500公路为合格线。
3.轻量化、大空间、长续航。
4.品牌未定,光束是公司名,不是车牌名称。
5.肯定不是现有的欧拉。
6.第一款车型上市后会放在长城的渠道进行销售。
7.纯电MINI是第二款车,放在宝马现有渠道销售。将有三门和五门两款。
8.首款车型预计2021年上市。
9.目前车型处于报审阶段。
说起长城汽车和宝马的合作,其实早在两年多前就已经开始了。2016年4月18日,长城宝马与宝马签署合作保密协议,并开始进行组建合资公司的谈判;2018年2月双方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意向书;2018年7月10日,在德国签署组建合资公司的合同
长城汽车的魏建军先生认为,“信心、认同“这两个关键词,是促成双方合作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信心”是源自双方对彼此的信心,光束是中国放开汽车合资公司股比限制之后的首个合资公司,而长城优势中国首个民营汽车公司,因此必须有强大的信心才能创造诸多第一。同时在谈判初期的意向阶段,长城其实是主张占股多数,但后来最终决定为各占50%,并且董事会各占3席,重大事项必须沟通协商一致,达成广泛共识之后才能执行。
认同”则是对双方工作流程的认同。在工作流程方面,宝马的优势是经验多,尤其是在全球各地不同市场,有着丰富的本地经营和营销经验;而长城作为一家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最大的优势则是灵活。正是双方抱着对彼此相互之间的“认同”,才促成了最后的合资公司建立。并且目前的新车研发正在同步进行,双方的研发团队每周都会举行多次视频会议,保证每两周选择在保定或慕尼黑进行技术团队的面对面沟通与讨论。
对于此次合作,魏建军先生由衷的感慨,能够与宝马合作不容易,真的不容易。之前的长城汽车不是不想合资,是轮不到你合资。由于之前对汽车企业的对外合资有太多的限制和政策法规的壁垒,让长城汽车这个民营性质的汽车公司望而兴叹。所以这次长城和宝马是真正性质上的,民营性质的合资。非央企,非国企,纯民营性的汽车合资。可以说是最有质量的一次合资。
合资公司对长城走向国际化的帮助
众所周知,中国的几家自主品牌车企都在努力的进行国际化的努力,其中长城汽车算是做的很不错的,但是在海外拓展的过程中也都交了不少学费。其实,海外化对车型产品的挑战并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缺乏本土化的运营及驾驭能力。如何打造一个新品牌,如何去建立一个有效的生产网络,融合当地的文化,如何面对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法规。其实才是海外拓展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这次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对学习如何“走出去”的价值是巨大的,产品上是受益的。
长城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是否对合资公司有供应?
魏建军先生表示,长城汽车的确拥有自己的一套供应链,并且坚持只有在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长城的供应链也是可以参与到合资公司的供应商体系当中。比如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长城汽车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是有“洁癖”的,从之前哈弗品牌和WEY品牌的配件供应商就能看出来,非博世、大陆等一线供应商不用。因此目前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长城汽车采用的是目前国内风头最劲的“宁德时代”的电池。
但是目前长城汽车自己也在研发动力电池,甚至为保证今后生产制造时的成本和原材料供应,在海外还购买了一座矿。因此,未来长城汽车自己研发的电池一旦量产,势必在成本和配套完整度方面又前进一大步。
双积分如何划分?
双积分是汽车行业这两年最热的话题之一,新能源车型可以分摊积分,在帮助传统燃油车平衡成本和政策准入起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而光束公司作为一个目前只生产新能源车型的公司来说,获得的积分如何分配给双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对此,魏先生表示:新能源企业积分是企业收入一部分。不论哪个品牌,积分是资源,因此所获按当前双方的股比分配。按照目前的情况,也就是5:5分配。
合资公司名称为何叫光束汽车?
赵国庆先生解释道,给合资公司起名还是比较难的,双方协调很长时间。为了让合资公司更加独立,更好的参与竞争,那么在起名的时候,不能有宝马和长城的印记。同时,也希望是一个持久的名称,有很多积极正向的能量。而“光束”代表积极正能量。同时也符合新能源的清洁、光明的形象,意指未来的成果光明,道路光明。
只不过这个名字目前还处于核准阶段,尚未正式启用。并且也只是作为公司名称,而不是车型名称,这一点还需要大家留意区分。
合资公司的首款车型2021年上市 会不会有些晚
面对合资公司的首款车要2021年才上市,会不会有些晚的怀疑,魏建军先生表示:晚不晚不要看时间,而是看产品在当时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就拿长城欧拉来举例,现在的欧拉并不是由现有的汽油车改造而来,而是从0开始打造一个纯电动车的平台,因此无论是车身布局,还是整体结构,还是成本控制都比“油改电”的车型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长城汽车愿意花时间成本,去打造一个有价值的新能源车型产品,不想用老车身去油改电,不想去拼凑。
而欧拉不用等到2021年,今年就能看到欧拉的首款车型亮相,而明年7月还会看到一款新的欧拉车型。
合资公司的公报 竟然写着还能造燃油车?
针对长城汽车上市公司的公告中透露,目前合资合同里还包含了研发和生产燃油汽车,对于宝马在国内还有另一个燃油车的合资伙伴“华晨汽车”的当下,这个消息未免让人有太多的联想。对此,长城汽车给与的回答是:的确在合资的合同里鞋油生产燃油车的相关条款,但主要是基于未来市场的预测,以及主要针对MINI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而定的。
合资公司在面向中国国内市场的时候,是以新能源纯电动为主,而在面对国际市场来说,合资公司也是宝马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将可能的燃油车型囊括其中。只不过目前在燃油车项目方面,推出产品的项目和时间,双方正在讨论,目前还未定数。
其实我用一句话就能提炼出核心思想:合资公司的新能源车卖国内,燃油车比如MINI汽油版用来出口
总结
总之长城汽车与宝马的合资公司,用魏建军先生的话讲就是“自由恋爱,水到渠成”。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而过程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初期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来沟通,让双方有更多的互相理解。
但如果把合资比作“自由恋爱”,那么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有“领证”。虽然双方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已经在德国签署了商业合同,但是合资公司的申请还未过审,目前正处于向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和材料,等待交了申请。但目前政府政策还在讨论,因此目前还要加快推荐,准备审批文件。
同时,坊间也流传着“政府将不再批准新建传统动力的整车企业和资质”,因此蔚来合资企业中,关于燃油版车型研发和生产的条款是否需要在审批阶段进行修改和剔除,目前也不得而知。尤其长城作为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如今“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大环境下,能否顺利通过层层审批,和各部门的关卡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好在最近也一直在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同时长城汽车和宝马的商务协议,也是在双方总理的见证下签署的文件,相当于开启了绿色通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静待佳音,等着长城汽车和宝马这对“自由恋爱”的“结婚请柬”(拿到合资公司营业执照和各种审批手续及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