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司机不说车,说说晕车。据我多年坐车的经验分析 ,晕车分为三种原因:神经性晕车,气味性晕车,车技性晕车。啥意思?往下看,咱慢慢谈~。
一,神经性晕车:
其实就是天生晕车,就是因为人体内一个叫【半规管】的感受器,你的这个感受器比较敏感就容易晕车。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真能管用吗?)
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办?除了晕车药以外,还有这么几个小偏方:
1、鲜姜
一种方法是在行驶途中一直闻鲜姜的辛辣味儿。
另一种方法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
2,伤湿止痛膏
出发之前把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什么原理不重要,重要是管用。
3、食醋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
二,气味性晕车:
就是对车里的味道比较敏感比如:新车味道,真皮座椅的味道,汽油的味道,车载香水的味道或者...司机的体味???...
关于汽车香水,可以看看女司机写的文章,传送门:聊聊车里的味儿
呐这要不是自己家的车,怎么办?
水果疗法:桔皮、柠檬、橙子、柚子。总之气味清新自然的水果。
将橘子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自带芳香味的油雾,乘车途中随时吸闻。
风油精(别问我为什么随身携带它,我不知道╮(╯_╰)╭)
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三,车技性晕车:
就是赶上一个新手儿,在旅途中一脚一脚的跺刹车,快准狠,仿佛上辈子是一个鼓手,走路都打着节奏╮(╯_╰)╭。
怎么办?
遇上这样的鼓手,哦不司机,千万别玩儿手机,别嚼口香糖,别一直歪着头看一个方向。
闭会儿眼,歇一会儿。吃块薄荷糖。
如果已经引起不适了,喝点山楂茶或者柠檬水可以快速缓解。
以及一个非常有文化的方法...指掐内关穴:
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其实除了以上的三种晕车原因,还有一种原因是大家很少意识到的,就是空调。
空调如果直吹到我们的头部,会引起头晕、感冒甚至于发烧。因为头部上有几个非常怕冷风的穴位。
比如风府穴:
后脑勺上的风府穴 是头部最薄弱的地方。
还有脑门儿,这个就是女司机的个人经验了,还没有找到科学依据,但是每次冷气一直吹脑门,就仿佛脑浆凝结住了,一种懵逼的既视感。
所以,女司机温馨提示,上车时第一件事儿调整空调的角度,别直吹自己~
OK,关于晕车我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从今天的文章内容里大家就应该能嗅出十一小长假的气味了吧?女司机本人已经进入“迎国庆,盼十一”阶段了。小长假你想要去哪儿?想要了解点什么信息?留言,留言,留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就到这里,再见吧~
女司机系列文章传送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