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帕米尔高原”,不禁会产生一股神秘而又向往的感觉。那片远在西域的神奇土地,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黄沙、隔壁、雪山、草原……还有烤串、羊汤、馕、薄皮包子、大盘鸡、葡萄干、巴旦木、葡萄、香梨……我就说我装不了假正经吧,不出三句话就把主题带跑偏了。

今年是路虎“发现无止境”之旅的第七个年头,选择的路线是路虎自驾路线评级的首条三星路线—“探秘帕米尔”的一部分,也就是从阿克苏到喀什这一段。作为“发现之旅”参与者的元老之一,我在去年“发现之旅”的启动仪式上登台做了一回鉴证人,开玩笑地说自己给路虎发现之旅当了一次“吉祥物”。按照去年官方的说法“作为资深汽车媒体人,崔啸连续参与了前四季的路虎“发现无止境”探享之旅。在他看来,每一季旅途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发现,但“发现无止境”的内涵从未改变,锲而不舍的发现精神,以及团队的和谐互融,都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不仅如此,崔啸作为“发现无止境”的老朋友,对“发现精神”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旅程结束时最兴奋,在回程航班上会把刚刚亲历过的探索发现,如同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重复播放。而这些场景及感悟,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有着莫大的启迪。”

五位“发现无止境”的参与者分享当年旅途中的精彩往事,猜猜哪个是我?

而在今年,我又有幸全程参与了路虎发现之旅“探秘帕米尔”路线整整7天的穿越行程。各种酸甜苦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希望能让各位在阅读的时候,如同身临其境,与我们一同经历7天的欢愉,那么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发现无止境之旅”吧。
PS:原本我是想按照活动的天为单位,把每天的行程记录下来。写了一会儿觉得不太对劲,感觉很像是本流水账,又不是相声听贯口,流水账没劲呢!所以我决定稍微修改一下,不再强调天数,而是把途径的主要目的地和感受作为重点。毕竟路虎发现之旅的最大特点,就是每一天都充满着惊喜和发现,每一个地点都是乐趣和无限。不枯燥、无重复,精彩无极限。
正式开启2019路虎发现之旅
从出家门奔机场开始算,连延误带转机足足花了10多个小时才从北京一路辗转到新疆的阿克苏。你说中国怎么就这么大个儿呢?要是这时间全用在飞行上,我现在差不多已经快站在德国或法国的土地上了。不过就算地方大,但没有任何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能被分裂出去!因为每一寸土地…都会有好吃的,比如阿克苏的苹果最美味。

从离开家门到踏上新疆阿克苏的土地,足足花费了将近10多个小时,已经不是用车马劳顿可以形容的了。

一路上发生了几件比较“狗血”的事情,比如兰州机场过站时的奇葩麦当劳柜台,比如这个突然掉下来的飞机座椅头枕。看来如今做大擦航的飞机,要有几手机务维修的本事才行啊。

说到阿克苏的苹果,尤其是当地特产的溏心大苹果真的是全国畅销。每次过年前,我都会开车去北京的水果批发市场,买两箱阿克苏的溏心大苹果留着过年。咬一口,又甜又香,简直是苹果中的极品。只可惜这次来早了大概半个月,阿克苏还没有遇到霜降,所以阿克苏苹果还没有传说中的溏心,可惜、可惜。

这种路边摊卖的阿克苏苹果,在这里本地大概是60至100元一箱。如果收获之后运到北京,至少卖150元一箱起,好的能卖到200元以上,还是北京水果批发市场的“拿货价”。

坐着接机的中巴车从机场去驻地,透过车窗看着路边稀稀拉拉几个卖苹果的地摊,结果“你猜怎么扎”竟然噼里啪啦地下起了小雨。一直觉得新疆,尤其是南疆这么干旱的地方应该没什么太多下雨的机会,结果没想到一下飞机就开始下雨,而且雨势不小,至少也是小雨的架势。不过有趣的是我们遇到的雨都是太阳雨,头顶一片云彩,雨说下就下,但说停也就立刻停下。

前往驻地的途中,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地上瞬间就湿了。一直感觉新疆这边应该是常年无雨的干旱气候,看来“感觉是靠不住的”。

到了驻地放下行囊包裹,用毛巾擦了把脸就飞速下楼集合。我们将利用2个小时的时间来参观阿克苏博物馆。我是博物馆爱好者,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去以本地命名的博物馆,我觉得一个城市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全貌,但至少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来了解这个地区的来龙去脉、物产人文,甚至八卦趣闻。
阿克苏的城区面积不大,开车过几个路口就到了博物馆。从外面看上去,阿克苏博物馆的建筑还是挺现代化的。经过刷身份证比对,安检之后就进入了博物馆大院。我从一层的历史到二层的钱币,再到三层的地质和动植物介绍,虽然参观过程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但是一个生动形象的阿克苏,在我心中建立起来了。

了解完阿克苏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之后,我们回到了驻地,看到路虎发现家族的两款车-“全新发现”以及“发现神行”已经在停车场做好准备,等待明天的出发。车马劳顿十多个小时,人也累得不行,我吃过晚饭,回到房间准备好明天的器材设备,也睡了。

阿克苏博物馆从地理、人文、动植物等多重角度,全面对阿克苏进行了立体的还原及介绍。

我甚至还看到了一个网红“表情包”。

当然,整个博物馆最吸引人的还是钱币展的部分。

匆匆看完博物馆,回到驻地收拾一下器材,准备第二天的正式启程。
刀郎部落探秘 尝试3人同时开1台车
一夜无书,此日清晨。乌鲁木齐比北京晚2个小时,而阿克苏比乌鲁木齐又差不多晚了将近半个小时,所以早上9点当我们从阿克苏驻地出发的时候,天色也就类似北京的6点半左右。早早出发,城市的早高峰还没有来,我们奔向今天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地“刀郎部落”。

阿克苏虽然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但是天色要比北京晚将近2个半小时,所以早上9点的阿克苏,看起来和北京这个季节的6点半差不多。

虽然阿克苏是一个边陲小镇,但早高峰的拥堵丝毫不亚于内陆城市。我们趁真正的“早高峰”还没来之前,赶紧出发离开市区,就这样我们还遇到好几个拥堵路段。

一听到“刀郎”两个字,稍微有点儿岁数的朋友都会立刻想到那个唱歌的“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披着羊皮的狼》的旋律也从脑海深处浮了出来。打住,不是这个唱歌的刀郎,而是在新疆内陆身处的一个名叫“刀郎”的部落。

昨天下雨,今天一早又下雨。就在车队抵达刀郎部落的时候,天空又落下了雨点。

刀郎族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原始居民,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漠绿洲之中,保持了特有的民俗风情,是新疆为数不多的维持原始生活的族群。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文化”其中包括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瓦甫、刀郎热瓦甫艺术、慕萨莱思酿造工艺和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年龄民间歌舞组合“刀郎演唱组合”。
百度里查刀郎文化名称的由来:
13世纪,蒙古人兴起于漠北高原,他们征服了亚洲和东欧,建立了蒙古帝国。天山以南及中亚广大地区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后,蒙古宗王为了争夺继承权,引起了长期的军事纷争。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两百年间,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许多互不统属的小王国和“地面”,相互征战。为了躲避战乱,人们纷纷外逃。其时的蒙古贵族是封建农奴主,他们大量掠夺贫民为奴,在自己的部落、庄园里从事劳动,充实自己的军队,刀郎人就产生于这些难民和奴隶。(在察合台时期,“刀郎”一词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他们不堪忍受欺侮,为了反抗压迫剥削和躲避战争的灾难,就逃到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里,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迂徙流浪生活,于是就有了“刀郎”的称谓。
不过由于真正原始的刀郎部落居住点比较分散,所以我们今天探访的“刀郎部落”其实是一个类似主题公园的地方,将新疆刀郎文化通过一个个不同的主题园区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还将胡杨这有名的“三个千年不”进行人工整理,在规模不大的园区里进行密集展示,就像一个胡杨林微型博物馆。

作为一个主题公园,刀郎部落算规模非常大的了。

刚才也提到,除了刀郎文化之外,主题乐园还有专门的一个胡杨林观光区。这里的胡杨林并不是在此地原生的,而是将周围“十里八乡”的胡杨林残木都收购或挖过来,摆布在园区之中供游客参观。

园区中专门的胡杨林观光区。和额济纳旗那种又名的胡杨林圣地相比,这里更适合叫做胡杨林残木园区,因为活树少枯树多。

提起胡杨树,很多导游和讲解都会提到什么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腐。实话说,我是不信的。至于不倒不死,和新疆本地干燥的气候有关,否则你把胡杨树拉倒海南岛试试看,腐烂速度不亚于当地的木材。
如果仅仅是放几个枯木供参观,恐怕也撑不起园区这么大的开销,所以这里还提供木根的艺术雕刻出售。

当我看到这所谓的木雕艺术品,我真心疼浪费这么好一根木头原料。

尤其是餐厅门口的这个木雕,简直是放飞了,还不如把这木根切成若干个切菜墩子有价值。

虽然说路虎的发现之旅是以旅途和文化为主,但载体是路虎发现系列车型,所以需要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驶才行。因此路虎官方设计了一个“三人配合驾驶一台车”的车辆体验环节。
按照常规的理解,驾驶应该是司机一个人的工作,但是你知道如何由3个人来配合开动一台车,并且完成精确的钻杆和倒车入库么?今天我们就用路虎发现神行来尝试了一把。

3个人同时开1台车,一个人坐在驾驶席上负责油门和刹车踏板,方向盘则绑上绳子,由车外的两个人一左一右拉动实现转向。先是前进行驶绕桩,之后再倒车绕桩入库,难度不低。

我们分解来看,驾驶员坐在车里只负责油门和刹车。方向盘被这样一个模具套住,粗粗的麻绳在槽里绕一圈,由站在车外两侧的两个人通过拽绳子来打方向。

通过车外两侧两个人拉扯绳子,车辆的方向盘就会向拽绳子的一侧转动,车辆就会向一侧行驶。

虽然说车内驾驶员负责指挥,但是那个大大的方向盘模具完全挡住了视线,所以真正负责指挥的是站在车外的一个人,当然还有若干的围观群众。

向前行驶还好说,但是轮到倒车行驶并定位入库的时候就乱套了,车里的司机一个想法,外面两个拽绳子的也有主意,而且倒车的方向与方向盘转向还是相反的,再加上“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各种瞎指挥,现场就变成了“欢乐大本营”了。

虽然这种“3人同时开1台车”的情况几乎永远不会发生在真实的场景下,但是于车来说让大家更熟悉方向与车身的相对关系,并且通过车外观察更认识到发现神行的转弯半径非常小,很适合狭窄场景下的辗转腾挪;于人来说,只有3个人同心协力,充分配合且相互信任,才能完成这一项目。
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来到新疆,什么烤串、大盘鸡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在刀郎部落,我看到了2个非常“霸气”的食物,让我一一道来。

首先是本地著名的烤鱼,往常在内地点个烤鱼,无非是放在烤盘里加入各式调料,就算是烧烤摊也就是一只鱼串棍放在火上熏烤。但是,能把烤鱼搞得既隆重、又神秘,好似宗教活动一般的恐怕不多见吧。中间一堆火,外面用木棍撑开的鲜鱼肉面对火堆进行炙烤。

这就是烤鱼的成品,除了盐和芝麻粒还有些许孜然粒外,就没有别的调味品了。撕扯几块肉放到嘴里,除了略硬的外皮之外,里面竟然还是嫩嫩的白鱼肉,而且鱼皮被烤的焦香酥脆,简直是烤鱼中的极品。

新疆料理,火烤是非常主要的手段之一,那么你猜这个冒着熊熊火焰的闷炉是做什么用的么?

有人可能会猜是烤全羊,答对了一半。的确是烤,但烤的不是羊而是土豆。当火炉内的柴火烧成碳,明火消失后,就把铁棍插好的土豆放进闷炉里,盖上炉盖后闷熟。

烤好之后的土豆就是这样,虽然其貌不扬,但是掰开之后松软喷香,沾上椒盐吃别有一番风味。不开玩笑,我一人吃了3个。

玩也玩了、看也看了、吃也吃了,刀郎部落的行程就此告一段落了。慢慢戈壁远,驾车离开刀郎部落之后,我们的车队穿行在河堤土路、乡村小道、高速公路等诸多地形,经过将近240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来到了新疆一个并不算有名的地方“巴楚”。

离开刀郎部落,我们开始奔向本次行程的第一个中转站-巴楚。

巴楚将作为我们的第一个中转站,即将开启路虎发现家族强悍的行驶及越野能力体验的第一程,也将会带领我们走进新疆楼兰古城同年代的另一座“失落的远古城池-齐兰古城”。

抵达新疆的巴楚,完成了第一天的行程。现在全国都在力推ETC,就连远在西域的新疆巴楚这样一个戍边小城,都有2条ETC专用车道。

齐兰古城 一个号称与楼兰齐名的古城

左侧是路虎发现神行,右侧是全新路虎发现,这就是旅程中每天陪伴我们的座驾。

再次踏着晨曦起床,新疆巴楚比北京还是早了两个半小时,走出宾馆感觉刮的风还是夜里那种刺骨的寒风。速速钻入车内,打开暖风空调和座椅加热,有时候幸福感就是这么简单。

路虎全新发现的空调温度与座椅加热调整的操作设计很巧妙,旋转外圈可以调整空调温度,而按一下中间的屏幕区域,则会切换成座椅加热或通风的调整。座椅加热和通风各有3个档位,共计6个档位可供选择,满足“屁屁”的一切刚需。

驱车上路,经过百十公里的行程,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齐兰古城,有请度娘。

齐兰古城的整个遗址区域还是保存着几座尚未倒塌的建筑,内城里这个清真寺大门算是保存相对最好的建筑物了。

百度百科:齐兰古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恰乡齐兰村东6公里,地处东经79°38′5″、北纬40°32′14″之间为清代驿站遗址。原名阔纳先尔,其西北方为现今的柯坪县启浪乡,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
汉代从龟兹国到疏勒国,这里是必来往商旅必经的粮草补给站。唐代以后由于图木休克地区建立了蔚头州,所以此地又是蔚头州的东大门。清朝后期阿古柏分裂政权曾在这里与左宗棠军进行过激战。此遗址面积很大,残存建筑物的功能复杂,有民用建筑,有军事建筑,有宗教建筑,有农垦遗址等等。古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西北方向的平台(亦称炮台)、官邸和较完整的城楼城墙。平台长13米、宽8米、高5米,为夯土筑。城墙仅1道,南北向,长约80米,高约5米,墙头上规则地筑有近30个雉堞。城墙中段开设有1城门,宽约2.5米。城墙北端筑长方形角楼,高约6米,顶面长12米、宽7.5米,角楼架上护堞高7米有余。官邸位于城楼之西约30米处,约有1500平方米,地面残留有地砖,残存墙基由青砖砌筑,一部分为东南方向的住宅建筑群,约有7.5万平方米,多为残垣断壁,基本结构仍可辨认。住宅区内有1条西南走向、宽5米的街道和纵横交错的小巷,城中有1个干涸的大池塘。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铜钱、陶片等。
走进齐兰古城,感觉这里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说是和楼兰古城齐名,但我觉得比楼兰古城要更加亲近一些,当走上新修好的木栈道之后,整个齐兰古城的主要区域就会呈现在栈道两边。这要比如今已经成为“禁区”的楼兰古城地区要好很多。

参观的木栈道穿梭在古城遗址当中,如果想仔细看细节,也可以从木栈道上走下来,进入到一直当中,顿时有一种穿梭回千年之前的感觉。

同时,当你看到感兴趣的区域,可以走下木栈道,来到遗迹的边上,看着倒塌土墙中漏出的根根稻草,看着清真寺裂开的顶部,看着一片片民宅的废墟,仿佛住在这里的人刚刚离开三十四年而已。

在遗址的土墙中穿梭,也有些“瘆人”的发现。如果想自己吓唬自己玩,你就可以想这是一根人骨;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我猜这是一根羊骨。至于这根骨头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恐怕需要问一问骨科大夫了。

绕着古城溜达,一不留神就到了城墙外围,抬头一看还是挺震撼的。眼前的这个遗迹是齐兰古城区域内,现存高度最高的一个遗迹,据说是城墙和内城的角楼。

虽然整个古城已经废弃很久,城内也没有能住人的建筑物了,但是并非死气沉沉。这里的“居民”还是不少的。

比如这个“小居民”,如果不仔细看都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不仅有小蜥蜴,还有大号的兔子。有一只相当大的兔子,飞一样地从我身边窜过去,消失在我红色剪头指的那堆杂树枝里。就连我D850 24-300的单反都来不及对焦。

还有很多的苍蝇和小虫子,我就不一一发照片了,总之这个古城的居民从当年的“人”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小动物”。

站在废墟的百姓居住区域,心里琢磨:你说这些人在当年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墙上那几个齐整的空隔断是做什么用的?这种隔空猜测数千年前场景的感觉,还真的很奇妙。说不定我站的位置,在数千年前正挡着一个人出院子也说不定。

而随着土墙的不断倒塌,齐兰古城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总之再国内旅行一定要谨记“万事要趁早”,否则过渡商业化、隔几公里外建个景区大门让你花钱坐“环保车”、各种封上不许看、倒塌了、消失了等等都会让晚到的你再也无法看到某处最初始的样子。

总之,再来齐兰古城的朋友,当你忽略刚刚建好的“假城楼”,当崭新的“木栈道”不存在,那么你就会感受到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可以近距离接触的“千年遗迹”。

齐兰古城到此结束,我们继续驾驶路虎发现系列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柯坪大峡谷。
柯坪大峡谷 藏着油气田的鬼斧神工
土,还是土,没完没了的土。虽然下午的行程是一个十分美丽且壮观的地方-柯坪大峡谷,但是沿途却被带进了没完没了的“爆土狼烟”中。路虎发现之旅并非单纯的带着大家一路游玩,而是在其中穿插了很多体现路虎发现车系优势的项目,尤其是路虎发现家族引以为豪的ATRS全地形科技系统,我比较习惯叫它“全地形反馈系统”。

ATRS全地形系统是路虎的看家本领,更是独步武林的秘籍。让普通人也可以在各种路况下轻松驾驶,驾驶路虎可以轻松地到达更多目的地,且安逸、安全、安心地回来。

离开午餐地点不久就下道了,直接开上了至少有一拳厚的浮土路,中间还夹杂着砾石和些许卵石。结果我们就像一群“疯子”一样,在腾空几十米的“土烟”中,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传说中美丽的柯坪大峡谷。

从铺装路的下道点开始,后面的21公里就都是覆盖着厚厚一层尘土的砂石及浮土路面。与老的全地形反馈系统相比,新一代的ARTS可以自动判断路面情况,在非极端情况下一个AUTO搞定,连手动切换模式都省了。

现在看到这张跟车的照片,我的嘴里都感觉有满满的沙子和尘土。

由于当天没有什么风,再加上没有下雨,地面的浮土非常容易被卷起来,而且没有刮风尘土很难散去,就算将车辆的间距拉到这个程度,后车的视线都会被严重地干扰。

从细节上就能看出,路虎发现是为了越野而生,比如这个倒车摄像头。

野外行驶时,后摄像头非常容易被泥巴或尘土覆盖住,大多数车在倒车的时候镜头被完全遮挡无法看清。而路虎发现则在镜头一侧设计了一个喷水孔,类似清洗风挡玻璃的那种,在启动后窗雨刮喷水的时候也会一并喷水,将糊在摄像头上的泥土冲掉,恢复镜头的功能。
一边吃土,一边行驶,终于来到了柯坪大峡谷。其实说是峡谷有些不符,但震撼的感觉还是到位的。那种层层堆积的片状岩石,让我感叹大自然的巧斧神工。而干旱得一碰就碎的地上,乱爬的四脚蜥蜴让我感叹生命的顽强。

车队在峡谷中穿梭,坐在车里的我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最后我们的车队停在一个高耸的“山丘”边上。

说高耸可能没概念,我放一张远拍的照片,山窝上站了几位在挥手的人,对比一下是不是立刻就明显了。所以,我想起了一个老梗“道理我都懂,但是为什么上图那辆车那么大?”

下车后,我在这类似火星表面的地方溜达,视线所及范围之内都是一层一层类似泥巴片一样的地貌结构。

这里的地面,都是这种像刚刚凝固的泥石流一样。

根本不用使劲,轻轻一拽就能从岩石层上拿下这样一大片。拿在手里感觉很轻,有一种拿了一大块巧克力酥饼在手里的感觉。

远看在层石之间有一片一片的白色,这可不是下雪,这是一种白色的结晶。可惜不是地理专业,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我猜是盐碱地的结晶。

远处还有各种石头层叠成塔,感觉真的很奇妙。

就在我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突然发现原来不远之处有一座油气井。

油气井边上看起来还挺忙,好像正在施工。

而峡谷中这条路的尽头,好像就是在这个油气井工作工人的生活区。

油气井的保安一直远远地站在生活区门口的一个小坡上望着我们,不知道是许久不见外面的人而感到好奇,还是警惕我们是不是来捣乱的“坏分子”。不过不管是什么,我们马上就走。

赶紧把两台车摆好拍张标准照,扯呼!

原本以为回程的路会好些,结果没想到更甚。前车扬起的尘土和灰烟,让距离三十米之后的我完全看不清路面,直到车距拉开50米以上,我才能勉强看清车头的路。不过路虎的内循环和车内密封是真的很棒。车内黑色真皮内饰上,没有丝毫的浮土,车内车外两个世界-车内北京朝阳CBD、车外新疆柯坪沙尘暴。

我们一直开着空调,而且车身边框已经积起了厚厚的泥块,但车内黑色真皮内饰上,没有丝毫的浮土,路虎发现的车厢密封是真不错。车内、车外两个世界-车内北京朝阳CBD、车外新疆柯坪沙尘暴。

经过一天的跋涉,我们又回到了位于巴楚的小宾馆,吃到了十分有趣的“特色拌面”。大家平时吃的所谓“新疆拌面”几乎都是过油肉拌面,而我们在巴楚吃到的这个特色拌面,里面有肉干、肉段、羊肝、烤鱼块,以及各式蔬菜。

我相信这个版本的拌面,只要离开巴楚就可能很难再寻觅到了。

预告:你知道开着发现在北纬N39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是什么感觉么?你知道喀什“新的老城区”么?你见过黑如煤炭的冰川么?你见过海拔3000多米的天门么?你知道什么是热瓦普么?总之,2019路虎发现之旅的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