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新能源的变迁史也许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见证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汽车,哪怕仅仅是在若干年前仍旧不被认可,甚至倍受质疑。 环保与否、与燃油车在续航上的差距、补能上的劣势等等方面似乎都告诉大众,新能源汽车也许就是一场唬人的喧闹杂音,无法延续。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以能源为核心带动的时代和行业变革中有着独立认知的一批人勇敢的投入到新能源研发和制造的大潮。有人不幸失利而退出,也有人虽步履蹒跚但仍屏气坚持,江铃新能源集团就赫然立于其中。
2015年成立的江铃新能源在彼时不明朗的政策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并未采用相对容易的以燃油车为蓝本进行过渡性开发而快速获取市场的路径,而是秉承江铃汽车集团在整车开发能力的技术底蕴,坚持正向开发的原则,潜心于三电系统的开发和创新并在新能源车辆整车结构方面实现满足自身设计需求,成为能够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企业。 2019年7月与法国雷诺的合资再一次给江铃新能源注入新的活力,伴随着拥有百年历史和多年新能源汽车开发和品控经验的法方团队的入驻和协同作业,从技术研发、车辆设计、品控把握等诸多方面江铃新能源获得了显著提升。
江铃新能源的发展到如今不过短短6、7年时间,在大多数人中并不耀眼,甚至可以说不为大众所熟知,没有资本光环加持、没有张扬的个性,看似无奇的品牌能够在大浪淘沙般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在不确定当中持续开发新产品并努力前行的勇气也许是只有这个品牌才能拥有的“平凡但无惧”的“英雄”之气。
平凡“英雄”的原力觉醒: 制造自动化与品控提升
2021年前8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79.9万辆,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9倍,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的整体渗透率在8月达到了约17.8%。 看似美好的市场增长趋势下,对于江铃新能源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为了实现产能和品质的双提升,江铃新能源在南昌的新厂区已经建成投产,囊括了冲压、焊装、总装、涂装和三电系统在内的全体系生产制造能力,可以实现车辆制造的高度自动化。 据了解,雷诺派驻在江铃新能源的团队在产品设计、研制开发和品控方面均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以批次为单位,逐辆查找瑕疵已经成为了江铃新能源团队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一批,生产一批的原则虽然压低了初期的量产效率,但也提升了团队对质量把控的意识并为后期大量排产做好了准备工作。
新厂区全部车间均按照工业4.0的标准设计投产,广泛应用的自动化生产及装配设备和完整匹配各个生产环节的传输供应链减少了人工介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高质量的光伏储能设备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生产制造环节的部分能量需求,节约了能源消耗成本。由于部分车型将面对欧洲市场进行销售,江铃新能源的生产制造标准是按照同时满足欧盟标准和国标,且以孰高的标准设计、生产和验收并通过了欧盟验证。 雷诺将协助江铃新能源在欧洲市场中尤其是to B市场的产品拓展和营销,运营车型或将成为首要方向,也将采用欧洲专用的产品标识和logo。
全新的生产制造能力给予江铃新能源更多面向市场不确定性的底气,提供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而即将推出的新车又是一款怎样的产品,通过此次抢先试驾得到以下的体验。
江铃有子名为“弈”:感受试驾“弈”单电机豪华版
雷诺江铃此次推出的新车型命名为“弈”,品牌Logo也以大写变形向上倾斜的字母E为标识,取江铃和雷诺双方携手共同成长之意。
“弈”定位于A 级家用轿车,分单电机和双电机共计6个版本。 车长4675* 1835* 1480mm, 而轴距可以达到2750mm,提供了跨级别更高的车内空间安排。 NEDC续航里程450到500公里。 车辆采用前置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配置,高功率车型适配的电驱动系统最大输出扭矩可高达395牛米,其中双电机款配备了SF狂暴模式,如后羿之箭,5.8秒即可实现破百公里时速。红色的刹车卡钳是辨别双电机版本的明显特征。
在智能辅助驾驶和车辆控制方面,“弈”配备的是E zoom Pilot 3.0,满足L2.5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配备了TI最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DA4、英飞凌最新一代ASIL-D安全微处理器,再搭配上整车23个传感器,其中2颗双目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4颗环视摄像头,满足车辆在日常行驶多场景远近不同距离下对路况的实时判断。 在智能控制方面,搭载的是科大讯飞的车载生态系统。基于科大讯飞在语音语义控制和判断能力方面的传统优势,在车内功能控制方面的流畅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指令发出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被准确判断并予以执行。同时,在非必要时不会介入车内乘客的正常对话当中,对于指令有着良好的判断能力,避免了对于乘客不必要的打扰。 车载控制屏预装了除车辆控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驾驶模式、能量回收水平、辅助驾驶等功能设定以外的多种休闲娱乐功能,包括美食、音乐、电影、电台等在内,满足乘客在驾乘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生活需求。
谈及车辆安全性,“弈”也不遑多让。整车采用了44块屈服强度在1500Mpa的高强度钢,主要应用于从A柱到C柱的车笼横梁、纵梁、门框上的加强筋以及电池包位置的外层结构。同时,在车前机器盖、车前后转向节等位置全部使用铝制材料,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轻量化水平。这种水平的材料配置在某些传统燃油豪华车品牌同级车型上也未见得能达到。江铃新能源在安全性方面的考量像极了江西人骨子里那种质朴无华中见真情的感觉,需要慢慢体会。
此次我们试驾的是单电机的豪华版车型,由于还是试装版,很遗憾E zoom Pilot 3.0功能并未开放,其余除在功率、加速和SF狂暴模式上的区别以外,基本与双电机豪华版类似。 坐入车内座椅为了提供更好的包裹性和支撑能力,对于舒适性略有让步,这种设计虽然初始会让人有些不适应,感觉对身体两侧有一点夹住的感觉,但在长时间驾驶后反而体现出良好人体工程的设计,此时不容易出现背部和腰部的明显疲劳,且在转向或调头时可以提供良好的侧向支撑。深色略带点紫色反光的皮质和白色缝线搭配的相当精致,厚实的座椅靠背上的菱形打孔兼顾了舒适性和透气性。
因为超越级别的长轴距,整车带来了不错的纵向乘坐空间。1.8米身高的长腿媒体老师在后排的腿部空间约有3拳,完全不用担心后排乘坐者的活动空间。这一点在驾驶时带给乘坐者的将是更低的疲惫感。头部空间前后排均约有1拳左右,中规中矩,搭配上前后两块天幕完全不会感到任何的压抑。
车辆的NVH控制方面,风噪和底盘在路面碎石导致的杂音控制方面做的很好,以城市道路限速水平行驶,很难感觉到从车外传来相关噪音。但是在胎噪方面抑制的相对弱一些,主打舒适性的米其林轮胎在城市部分粗糙颗粒的柏油路面上接触产生的噪音会传入车内,对车内的对话产生一定的影响。
车辆操控的完整感很强,一辆重量约1.6吨的纯电轿车在正常驾驶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轻盈的指向。车辆无论如何变向都可以准确的实现,方向盘虚位并不明显。单电机豪华版的驾驶模式有三种,经济、舒适和运动。能量回收模式分为高和低两种可调回收水平。整体驾驶下来,无论选择在那种驾驶模式下或是能量回收水平下,车辆的驾驶都很平顺、舒适,在运动模式下车辆的加速反应会相对更加敏捷直接,但是不会出现有些电车加速时追求的强烈推背感以及减速时出现的强烈拖拽感,而致人眩晕。 我原本还很好奇,现在不少品牌都在强调产品在加速和能量回收方面与燃油车的明显不同。 而在与江铃新能源产品工程师的交流了解后才明白江铃新能源的用心。 这样的设定正是“弈”在设计之初的想法,希望能对从燃油车转换过来纯电车的驾驶者和乘坐者更加友好,用户既可以感受到电车线性、敏感、平顺的加速性能,又不用担心在抬起加速踏板后带来的强烈不适感,延续了用户在燃油车上的一些驾驶习惯。 这点小心思的设定透着一种想对你好又不好意思说的可爱劲儿。
综合而言,“弈”这款车能代表当下江铃新能源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水平。平心而论,试装车上还存在设计或标定方面的个别瑕疵,而随着量产车的到来,其中相当一部分瑕疵会通过最终标定的调整和后续OTA的形式得到解决。
在试驾后,经过与雷诺江铃品牌的产品负责人和市场负责人的交流,对产品配置和定位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逐步勾勒出这位平凡“英雄”对其目标用户的画像。
“做自己的英雄”:“弈”与平凡你我的惺惺相惜
江铃新能源在当下新能源品牌林立的市场上并不响亮,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异类。自15年成立以来埋头于研发之中,而后陆续推出易至EX和EV系列产品也不曾在品牌宣传上下过太大功夫。 而产品力上则通过技术研发优化产品功能,通过与雷诺合资实现品质上的全面提升。江铃新能源更像是一个追求朴实无华,希望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无论用户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秉持着提供同级别中最优质选择理念的平凡匠人。与此同时,江铃新能源也希望找寻的是与其气场和理念相合的用户群体。
江铃新能源“弈”取后羿之名,是因为弈虽出身平凡,但依旧为民射九日、诛恶兽,成为世人拥戴的“英雄”。于我的感受而言,一种不惧于平凡的勇气、不畏于表达的张力以及即便在泯然于众人的外表下仍怀有的一颗赤诚之心,筑造了江铃新能源平凡“英雄”的定义。而现实中每个人对承诺的兑现也许成就的就是千万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而“英雄”惜“英雄”则是江铃新能源对用户最真实的渴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