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和充电,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时间”恐怕是你听到最多的回答,加油仅需3、5分钟即可走人,但充电最快也要40分钟到1小时,两者相差数十倍之多。但如果把纯电动车的补电时间也压缩到3分钟以内,那么结果又如何?北汽新能源就是通过换电模式,开辟了崭新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无意间又解决了纯电动车价格高、依赖补贴、电池质保、夏冬季电池衰减严重等一系列困扰消费者使用的现实问题。情况具体如何?请听我细细道来。

早在2016年的时候,北汽新能源就宣布了“换电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固定在纯电动汽车底盘部位的动力电池包,改为动力电池可以通过机械全自动操作的,十分容易就可以更换的形式,那时候是联合奥动、电巴等友商,推出了全自动换电池的机器和换电站。但是换电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换电的车,因此北汽新能源又面向出租车市场投放了可供换电的EU220车型。早期推出上百台出租车,并且在北京郊区进行运营。同时以这些出租车被投放的所在地为核心区域,一并建设了十余个换电站。
既然大家已经对事情的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分五个部分来详细解读一下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分别是:初步了解换电模式,北京地区换电站介绍、运营和价格模式,换电车型介绍,以及全新商业模式的未来。
初步了解换电模式
充电与换电这两条道路已经争论了很久,但是自从换电模式先驱以色列Better Place的溃败,再加上国家电网主导的换电联盟内部纷纷同床异梦,并且因换电模式涉及多方利益冲突,再加上受制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从而造成目前纯电动汽车多以插电式充电为主的局面。
而由北汽新能源主导的换电模式将上述困难和弊端一扫而光:由车企主导换电,解决了换电站无米下炊的问题;北汽新能源品牌下的多款车型统一电池包规格,解决了规模化和标准化问题;由北汽新能源牵头,与北汽产投、奥动、普莱德、优电科技等友商成立“北京北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将换电业务规范化、系统化,解决婆婆多了乱打架的问题;通过2年的研发以及技术积累,完善了换电的技术,除了现有的EU220和EU300换电出租车之外,又投放了可供私人消费者购买的EU快换版,解决了车型数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替换电池由专职管理公司负责完成废旧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解决了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在换电模式方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既然换电站决定了换电模式的成败,那么我们先对换电站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目前在任何一个换电站做换电操作,车上乘客都可以留在车内等待而不需要下车,车辆到达换电站入口后可直接驶入换电站通道。
为了让大家对换电站有一个更准确、清楚的认识,我们没有使用官方的图片,而是来到北京一个正在运营的换电站,通过实地拍摄的照片来为大家做讲解。

换电的出租车驶入换电通道,全程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做引导,司机与乘客都无需下车。

车辆驶入换电工作通道后,由一名工作人员接待,登记车辆牌照、公里数等基础信息,然后通过简单的几个口令指引司机将车辆开上工作平台,当车辆就位后,左前轮会有锚点固定,同时另外三个轮胎下面的滚轮会帮助车辆定位,将车辆位置调整到换电的准确位置。车辆入位的过程感觉就像开车进入自动洗车机一样,简单便捷,甚至还感觉到十分有趣。

这就是换电站的工作位,车辆自行驶入换电位,以左前轮为定位锚点,其它三个轮胎配合定位。

当车辆固定位置之后,通道下方的工作平台会通过几个激光定位点,确认车辆底部电池的位置。工作台自动升起顶住电池包,自动松开固定螺栓后电池包自动取下。工作平台将旧电池包通过地板下面的通道送回后面库房内充电,并托着满电的新电池回到车身下方,对齐位置后平台升起,将电池包严丝合缝的装回原先的位置,并且将螺栓紧固。整个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全程自动操作,没有人工参与

车辆位置确认后,这个工作平台就是自动升起,将原车旧电池自动拆下。

工作平台托着旧电池包,通过地板下面的通道送回后面库房内充电。之后换上新的电池出来,再把电池自动安装到车上。

电池库房里面的样子与立体停车库很像,每块电池都会有固定的架子存放,并且拆下的旧电池自动开始充电。目前每个换电站,都要求储备28块电池以供周转。

这些就是尚未启用的换电平台的电池托架。

移动平台的数据线被很好的保护起来,轨道与数据线缆完全分开。

电池更换完成之后,有一名工作人员会让出租司机启动车辆,确认电池安装完毕,无报错提示,确认新电池续航为200公里。完成所有确认流程后,将表格交给司机签字确认,这期间用时2分钟左右。

当确认一切正常,手续流程完毕,工作人员会让司机将车辆驶离工作通道。从车辆进入到离开共计耗时不到6分钟,与汽油车在加油站加油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司机与乘客都不用下车,换电全自动,不仅安全而且干净,可以说换电的体验非常棒!
北京地区换电站介绍
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用了整整2周的时间,累计驱车上千公里,深入调查走访了北京城区及远郊区县的多个换电站,同时也深度沟通了多名纯电动出租车的司机,了解实际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可参考《深入北京换电站 现实很骨感但理想很丰满》)。因为那个时候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刚刚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换电的车辆并不多,还局限在EU220单一车型,EU300还未投放市场,换电站也仅有寥寥数家在开门营业。因此得出“现实很骨感”的结论。而今,北汽的换电站到底如何?我再次走访了几个换电站,设身处地的了解一年以来的变化和发展。
在2017年走访的时候,奥动官方列出北京共有34个换电站,但除去正在修建以及暂停营业的站点,坚持营业的全市仅十余家左右。

这是2017年中的时候,作为换电站官方使用的奥动APP,在北京列出34个换电站,但除去正在修建以及暂停营业的站点,正常营业的换电站全市仅十余家左右。

并且早期一个换电站的建站成本将近1000万元,每个站按标准至少需要储备替换电池28块,而每块电池的成本标价为11.5万元,因此每一个换电站仅电池储备的成本就高达322万元。由于建店及综合成本高昂,而需要换电的车辆不多,因此在2017年的时候,大多数换电站每日的业务量均在两位数徘徊,只有极个别换电站的日均业务量达到三位数。如今随着成本的下降,每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已经下降到300万元,而电池的储备成本也降低为200万元左右,因此一个换电站的综合成本已经降到500万元左右,成本足足降低了62%
并且,在数量和实际运营方面,如今的换电站也比2017年笔者首次走访时大有进步。笔者在2017年走访时发现,有些并没有建成的换电站,却在APP里显示为正在营业,还标注有2块电池可供更换。

这是笔者在2017年实地走访时看到一个位于朝阳区的换电站,还未完成施工土建,也没有开放运营。

但是当时在手机APP里却显示绿色的正常营业,还标注有2块电池可供替换。

那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情况如何呢?我再次走访了这家换电站。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换电站已经完全建好,并正式对外运营。

从奥动APP上看到,整个站已经正常营业,并且有5块备用电池可换。在与换电站值班员工的闲谈中了解到,目前这个站的运营情况不错,基本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

同时在笔者刚刚实地走访的几个换电站时,发现换电站的使用率很高,前来换电的出租车川流不息,一改2017年时部分换电站门可罗雀的窘况。

同时奥动APP也更加完善和合理,基建完成但尚未营业的换电站在2017年的时候在APP上被列出,并显示正在运营。但是如今未投入运营的站点被从APP上拿掉了,避免误导换电车辆前往。

这是2017年走访时发生的情况。一个位于顺义的换电站,不仅施工未完,就连车辆进出的道路都没有铺设,整个换电站被半人高的荒草包围。

但是手机APP不仅显示此站点正常营业、有2块电池可替换,竟然还说有1辆车在排队。我一个人站在旷野荒郊,周围全是半人高的荒草,看到手机上提示有1辆车排队,我顿时后背发凉,想赶紧离开了这个不毛之地。

笔者再次走访了这个换电站,虽然周围的杂草已经被整理过,也修建了金属围栏,但不知是何原因仍未投入运营。

但是从官方的奥动APP上已经查询不到这个换电站,如果不是笔者按照2017年的记忆故地重游,根本不会有人通过APP上知道这里还有一个换电站的存在。

将未运营站点从APP上去掉,避免误导车主前来换电,这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明确意识到,准确的位置和信息对于消费者和换电车主来说非常重要,远比虚假标注之后吹嘘一个庞大的数字要有意义的多。
不过正是因为笔者走访了不少换电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虽然换电模式推出不到2年,但也开始了技术升级。新建站与第一批投入运营的站点相比,在安全方面的考虑更加周全,并且开始将换电站分集,也出现了集装箱式换电站。可以间接的证明,北汽新能源在换电这一模式上不是玩票,是用了心下了本的。
第一批投入运营的换电站全部为单通道,而北汽在西四环等站点已经开始修建双通道的换电站,提前应对换电车数量大幅攀升之后的换电压力。

第一批启用的换电站多为单通道,并且通道内仅有一个换电平台的地坑。

而即将投入运营的第二批换电站进行了部分升级改造,增加了应急沙坑,针对有可能出现的电池掉落、燃烧等意外情况做好应急预案。

除了单通道换电站之外,还在预计业务量较多的市区兴建双通道换电站,换电效率提高一倍,缓解可能的排队情况。并且为今后开放多品牌换电车型共用换电站,为不同车型的电池品类分通道更换创造了前提条件。

并且针对有些业务量大的站点,已经增加了集装箱式的换电站。这种集装箱式换电站由于不需要土建和施工,最快4小时即可完成部署。对轻资产的加盟运营合作伙伴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目前北京已经建成的换电站总数已接近100家,真正投入使用的站点超过30余家。再加上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上海2家、厦门7家、广州5家、兰州2家,全国共建成116座换电站,并且拥有超过6000辆换电车型。目前累计行驶里程近8亿公里,单车最长行驶里程60万公里,累计更换电池65万次。
运营和价格模式
就目前的运营模式和成本而言,换电模式相对充电方式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运营和价格。由于换电站目前有针对出租车以及私人车主两种不同的群体,因此价格也略有不同。
出租车商用换电价格
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计费方式不同,换电模式以车辆的行驶公里数为计费依据,而充电模式以充电度数为计费单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造成两种模式在使用习惯以及使用成本上千差万别。
换电版的EU220出租车每块电池的续航里程为200公里,也就是说在换电站更换新电池,车内的续航里程会显示剩余200公里。同时,换电站的计费方式以车辆行驶公里数为计费依据,而不是电池的剩余电量。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而不必纠结电池剩余电量。

换电版本的EU220出租车在每次换新电池后,续航里程都会显示为200公里。并且换电站按公里数收费,以车辆的里程表为准,完全不用考虑电池电量的残余情况。

目前出租车主要使用的套餐为充1089元得5500公里,还有1487元包6500公里,以及2482元包9000公里共计3个套餐。也就是说,在换电的时候,工作人员只看你车辆里程表和OBD记录的公里数,完全不理会车辆电池里的剩余电量。这样只要司机觉得需要换电,就可以开车去换电站,由于计费不以电池电量为依据,因此拆下旧电池中的剩余电量也不会被计费。

目前换电站提供了三种费用套餐,其中出租司机选择最多的是1089元包5500公里的套餐。

图为2018年度换电站,针对出租车等商用车执行的最新计费标准。

换电成本更低 最多能省41%
因为换电模式目前仅提供给出租车使用,因此换电与充电两者的费用对比就变得非常敏感。我们来算一笔账。
换电模式:我们以出租车选择最多的套餐为例,目前套餐的收费标准是1089元包5500公里,每块新换电池续航为200公里。平均下来换电每块电池的成本为39.6元/块
充电模式:北汽EU220出租车的电池容量为37.8度,续航里程同为200公里;目前国网充电桩的充电费用为最低(波谷)1.1766元/度、最高(波峰)1.7864元/度。换算成每块电池的费用为波谷44.48元/块,波峰67.53元/块

由此可知,就算是在最便宜的夜间,充电也要比换电贵11%,如果是白天充电最贵的波峰时段,更是贵了41%。并且还没有将充电时可能产生的停车费、暂停运营的损失、充电桩排队、电桩故障等更多可能发生的成本计算在内。
私人市场分ABC三种套餐,套餐设有效期
私人在使用换电版本的EU快换版,需要选择一个电费月套餐,共分ABC三种。
A套餐,每月支付 432 元,包含 1200km 里程;
B套餐,每月支付 630 元,包含 1800km 里程;
C套餐,每月支付 1020 元,包含 3000km 里程。
这三个套餐是在提供换电的【奥动电吧】的APP上进行选择。与手机的话费流量套餐一样,按月为单位,当月未用完的公里数可挪到下个月使用(当月余量仅能往后挪一个月,并在后一个月底清零)。如果超出公里数,则按照0.45元/公里的标准另行收费

所有关于换电套餐的选择、换电站地址查找以及用户充值和缴费,包括更换下个月套餐额度的操作,全部在奥动的手机APP上自助完成。

无论是出租车的商用收费标准,还是针对私人车主的月费套餐,相同点都是按行驶里程计费而完全不管电池电量。而不同点更多是在于不同的里程数和收费单价。虽然出租车的计费没有设有效期,但是考虑到出租车每天大强度的实用,里程数远超普通家用车,因此那点儿里程数设不设有效期也没什么关系了。